【古代汉语】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古代汉语】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书上的介绍是:“通假字与假借字产生的动因是不同的,前者旨在解决新词的记录问题,后者则是为了解决书写的问题.两者的最根本区别是,前者本无其字,借用已有的词去记录;后者本有其字,只是在书写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使用本字而使用了替代字.两者的共同点是:前者与新词音同,后者与本字音同.”
按这句话“通假字与假借字产生的动因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通假字,“后者”应该是假借字.但是许慎《说文》给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我觉得上面那段话,“前者”应该是假借字,而“后者”应该是通假字.
是书上弄错了吗?还是我理解的不对?
我觉得上面那段话,“前者”应该是假借字,而“后者”应该是通假字。
是书上弄错了吗?还是我理解的不对?
我想明确的知道这个问题,谢谢各位!
语文人气:673 ℃时间:2020-04-14 09:10:10
优质解答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
我来回答
类似推荐
请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