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 与 格列佛游记 的艺术特色相同之处

1、西游记 与 格列佛游记 的艺术特色相同之处
2、孙悟空与格列佛的人物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3、孙悟空与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共同之处
不少于100字
语文人气:276 ℃时间:2020-04-12 07:07:04
优质解答
《西游记》与《格列佛游记》讽刺艺术之比较
  (一)从叙事角度来说.
  《西游记》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事,《格列佛游记》则是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叙事.叙事角度上的差异.实际上也是铸就这两部小说不同的讽刺艺术品性的主要因素.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主观叙述和客观途述,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是叙事模式构成的三要素.采用第一人称的小说虽限制了叙述者的视角.但更利于主观叙述,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格列佛游记》虽情节上离奇,但读者仍能获得一种现实真实感,这与第一人称的运用有很大关系.第三人称叙事可以是全知也可以是限知.但一般忌讳作者的直接介人.第三人称叙事者主要不是一个思考者和行动者,而是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第三人称叙事总比第一人称叙事便于较为客观地审视人物、理解人物.
  《西游记》主人公孙悟空是作者大力歌颂的正面人物.孙悟空的形象是在不断地和妖魔鬼怪的斗争中逐渐成熟、充实、完善的.他的成长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石猴出世始,到大闹天空、被压五指山下止,这个阶段相当于孙悟空人格成长的童年阶段.在第二个阶段,作者从另一个角度着重写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如何降妖伏怪,逐渐展示孙悟空的性格,突出他的智慧.以前只是折腾造反,现在是在斗争中讲究策略方法,如在狮驼洞变成小虫钻入狮魔王的肚子里将其制服;在和金角、银角战斗中,变换着手法把紫金葫芦、净瓶骗到手.孙悟空越来越机灵,斗争的策略也越来越成熟.而《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不仅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故事的叙述者和评论者.作品的反讽意蕴是借格列佛之口表达的.由于小说的讽喻性,主人公的性质也就和一般写实小说不同.格列佛虽然是一个旅行者和叙述者的形象,但并不是一个性格独立自足的人物.文中,主人公只起到游客、向导的作用,其思想成长并不是主题.他只是属于讽喻性情节中那种典型的天真的叙述者——不谙世事、头脑单纯,他承担的任务主要是产生反讽效果.他扮演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自贬式佯装和夸耀式佯装的角色.在整个大的反讽语境中,叙述者不仅仅是反讽的工具,他自己往往也难免成为反讽的对象.
  (二)从小说体裁来看.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神魔小说,一个现代神话,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作品始终坚持真与幻相统一的艺术.《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了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小说在整体上是“幻”与“真”相结合的.这种结合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很好地做到了物性、人性与神性的统一,使得作品中的神魔形象给人一种真实、亲切的感受.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实则是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拿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
  《格列佛游记》则是一部奇幻小说,虚构了一个个神奇的完整世界.这些世界显得无比真实,拥有教科书般详尽悠久的历史、地理和文明.每一种生灵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语言.在这些虚构的世界里,你甚至可以对他们进行严谨的考证.虽然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
我来回答
类似推荐
请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