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体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体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历史人气:962 ℃时间:2020-02-01 10:34:49
优质解答
秦以前:选官主要按爵位选官.
西汉:实行察举制,就是令郡县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意思就是品级,就是按品级、门第选官,世家大族即使无才也能做官,贫贱之人有才也没用.
隋唐:隋文帝时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至唐时得到完善.
宋元: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会试,殿试.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限制,进一步扼杀了先进思想的发展.

趋势
(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由于社会的发展,封建的加深化,原先的九品中正制,世袭制和推举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封建王朝统治者们需要更多的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士族的酒囊饭袋了.并且,天子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士族几代为官,其宗族自然枝繁叶茂,对统治者的统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科举制的出现是必然的.
科举制从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教育界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也给了平民百姓一个机会.但科举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八股取士以程朱理学为主,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也使读书学习更加的功利化.
我来回答
类似推荐
请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