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一篇土地的散文、、、急

关于写一篇土地的散文、、、急
语文人气:450 ℃时间:2020-03-09 17:55:52
优质解答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血,一颗心在宽容.因为我世代生于厮,长于厮,将来回归于厮的缘故,所以我特别欣赏艾青的诗,常常使我在心底震荡之后不得不去感悟那份深沉:
  假若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中国诗人群中,艾青是一位扎根土地而又向往太阳的诗人.土地和太阳是支撑他生命和精神的脊梁,也是贯穿于他全部诗歌的核心意象.如果说太阳寄寓了诗人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土地则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这首《我爱这土地》就是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
  土地是诗人永远依恋、永远倾诉、永远忠诚和永远歌颂的对象.种种复杂的情感汇聚在一起,终于使诗人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做一个土地最忠诚的歌者,于是便催生出这首著名的诗篇《我爱这土地》.艾青之所以成为土地最忠诚的歌者,是因为他对土地怀有深深的真情.从诗人对土地的那片殷殷真情中,我仿佛看到一个诗人虔诚地感恩养育自己土地的那颗赤诚的心.
  更让我敬仰的是和诗人一样对土地不弃不离、在土地中生存的一种动物,它就是日日夜夜在土地的肌体中为土地舒展着筋络的蚯蚓.这种没有骨子的小小的动物,看起来弱不禁风,但在土地中它却能够世代生存,令人为之敬佩.
  母亲曾经给我讲过蚯蚓的故事.母亲说,蚯蚓原来是有眼睛的,因为和蝎子打赌把眼睛给输掉了.所以每到秋天的夜晚,蚯蚓预感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就会凄凉地呼唤蝎子归还它的眼睛.那种声音虽然很微弱,但在秋天的夜晚一样像秋风般让人感到凄凉.在地上因为没有眼睛,蚯蚓时常惨遭不测,还常常会受到其他动物的虐待和嘲讽.从那以后,蚯蚓便潜入地下,以土为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回报土地的养育.母亲讲起这个故事时,总会在土地上寻找着什么.母亲说,她只要看一看土地上有没有蚯蚓垒起的新泥就能知道这片土地是否肥沃.
  虽然这个故事很荒诞,但我对蚯蚓那种能够给予土地生命的敬重日渐加深.一个小小的生命能够在土地中代代生存,不由让人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在土地中,蚯蚓以土为食,并且让土在体内循环之后再回归土地,使土地疏松,让土地不再板结;土地也因为有了蚯蚓的不懈蠕动而有了生命.
  这就是诗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就是诗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常常徜徉在收获后的土地上,感受着土地容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我们的肤色和土地之所以成为一体,就是因为土地用它的食粮养育了我们;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和土地生死相依,就是因为土地用它的博大和宽厚容忍着我们的种种过失.我为土地这样的胸襟歌唱,为刀耕火种的土地感到骄傲,在我们这个为土地相互争斗过的民族,我们的肤色一脉相承,我们的根都深深地扎根在这片仁慈的土地上面,我们的血液也会因为土地赐予我们的一汪净水而激情澎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土地的归属纷争、为疆土分割而治呢?在土地面前,我们是那样微弱,什么唐宗宋祖,什么周武郑王,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他们真的一时叱咤风云,但在辉煌之后一样折戟沉沙,一样回归哺育他们的大地.这就是土地,这就是没有语言却创造着语言的土地,这就是不求索取却时时在索取的土地,或许有一天,当我们真的要回归土地时,土地那慈母的胸怀才能让我们在更深刻的记忆中沉思.
  每当土地被犁铧翻卷过来,泥土那种沁人心脾的气息使人倍感舒畅.聆听播种时的声音,你会从土地那嘶嘶的声音里感受到土地像一个老者的慈祥;伫立于平平展展的土地上,心中那种塌实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
  土地是有生命的,当硕果累累时节,当万物生长时节,你会觉得那一个个果实、一片片叶子都是土地在舞动,都是一个慈眉善目的生命在呵护着我们.
我来回答
类似推荐
请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