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中 载不动许多愁 载的读音是第三声还是第四声?

《武陵春》中 载不动许多愁 载的读音是第三声还是第四声?
语文人气:771 ℃时间:2019-10-18 08:09:47
优质解答
读词之长调,我一般注意先还原其“情境”,也就是进入词人所描述的那种生活环境.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月下欢饮达旦,望月、问月、思亲、祈祝,主人公即东坡先生.读这一篇李清照的《声声慢》亦可如是,试分解如下. 词人身在何处?独居之所.
她在做什么?“寻寻觅觅”.
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接着她想做什么?“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此时调养身心,难也.想早些安息而不能,“寒”也.故引出下文.
她接着做了什么?“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天色向晚,想借酒浇愁,风急而不能也.
然后做了什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凭窗望雁,更添哀愁.
接下去,她向地上看,看到什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人如黄花,憔悴凋零,谁人堪睹?更添自哀也.)
就这样独守暮窗,她的感受是什么?“独自怎生得黑!”极度孤独,煎熬之痛也.
这个环境里,还持续着什么声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细雨,点点滴滴,一直在滴着,响着,——直到黄昏,直到此刻.
最终,词人那一声哀叹是什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凄凄惨惨戚戚”,连“愁”之舟,也载不动了.
我竟意让自己先进入词人生存的真实境况:某一个秋天的傍晚,独居而寻觅旧迹,又去饮酒、望雁、看花、听雨,直至发出叹息.这就是一种初步的“还原”吧.在这个“入境”的过程中,自然需要伴随着对作品的吟哦、涵泳,潜心感受.该词上下片的界限比较模糊,也适合连起来,作整体的完整的观照.
然后,从感受生活的真实,转向探究艺术的真实,即从鉴赏其意境的角度,赏析意象、意象之间的联系、用语与修辞等等.这是“跳出来”,比较冷静地进行探究.
(二)
你的教学设计(初稿),介绍完作品背景之后,先从寻找、提取意象入手展开鉴赏,这是第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大致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⑴ 词人选取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绪? ( 板书:淡酒 秋风 雁 黄花 梧桐细雨)
⑵ 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含义?(自由讨论,教师出示投影补充:酒,愁的象征;雁,离愁,乡愁的象征;黄花:喻女子容颜的憔悴;梧桐细雨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小结: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了.正所谓“举杯消愁愁更愁,北雁南飞人难归,满地黄花何人赏,细雨梧桐到黄昏”.)
⑶请选择词中你最喜欢的场景加以分析.
⑷这些场景的特点是什么? ( 板书:凄惨悲凉 )
⑸为什么词的场景如此悲凉?(板书:亡国之痛 孀居之苦 沦落之悲 )
第二项主要的教学内容,乃是教给学生分析词章之“意境”的方法,再请他们概括这首《声声慢》的意境,最后布置课下作业——照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意境的步骤方法,写一篇关于《醉花阴》的鉴赏文字(不少于200字).
你所教的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加以分析.其步骤是:找出主要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还原情境画面——概括出意境的特点(凄冷孤寂、萧瑟冷清、明朗清丽、恬淡优美等)——探究表达了作者因何而起的何种情感(如表达了杜甫因告别颠沛流离生活的喜悦之情).
按照这个方法,对《声声慢》所作的意境之“概括”是:“选取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步骤一),营造了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步骤二)的凄惨悲凉(步骤三)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在靖康之难以后的亡国之痛、孀居之苦、沦落之悲(步骤四).”
总之,你设置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学习分析意境,以《声声慢》为例,演练了相关的操作方法.比较我与你欣赏《声声慢》这类长调的基本思路,相似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也有.拟从相异处切入,简略谈谈我的想法.
(三)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若干意象相加,不一定等于“意境”.意思是说,就词章之意境而言,它是一种完整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存在,简单地提取意象、分析意象,往往还不足以整体摄取其意境.
为了便于说明要旨,我选取长调拙作《贺新郎·古北口》来印证一下,这篇写于上个月.小序:“两日古北口从教,潇潇雨声为伴也,群山连绵而环也,欣欣然而坦坦然也.晨,鸟语惊梦,山泉鸣琴,起而溯流闲步,长城楼堞在望.细雨沾衣,云雾漂游,轻歌和鸟,清流洗心,大山雄奇,石路蜿蜒.遂生诗意也,临暮而记之.”词曰:“司马台雄矣.锁千年、长城豪气,醉眠于此.剩有春残知情雨,娓娓言烽火事.梦中拂、当年血耻.吾见青山仍妩媚,叹青山、古北非如是.晨独步,寻相似. 满山细雨青枝里.万千花、红芬应重,山能知味.寂寞原来山无有,未识春秋道理?这巨石、曾随波起.敢恨修城吾不见,惜诗人、只食黄花耳.佩剑者,是诸子.”
本篇借古迹而咏怀,主旨乃是颂扬高山长城的豪气和力度.里面,约略描述了一个漫游的情境:从前一天我初见司马台长城,到夜间梦见古代烽火,再到次日早晨漫步山下,生发幽思.试想,词中如此多的意象,只是把它们叠加起来,又能形成一个什么艺术的存在呢?探究其意境,关键在于拎出相关的两三个典故.一是辛词中的“青山”名句,一是陶诗中的“黄花”名句,二者均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意味.此外还有“诸子”与“佩剑”,比较虚一点.本篇意境解读,似乎不宜从提取意象入手,而要依次做两件事:借助词的小序理清其“情境”;考察典故,总揽意蕴.
宋词非常灿烂,也斑斓,营造意境的具体情况林林总总.就长调而言,欣赏的时候,最好先看一看是否有“情境”,这个情境是相对完整一些,还是依稀可辨.我读词的体会是,情境相对完整的,不分辨,不感性地走进去涵泳,未免太可惜了;即便依稀,也须分辨,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意义更大吧.
比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情境的直观感很强,不妨暂且认定词人描写了一个秋雨潇潇的黄昏,她的外在活动和心理活动,引领学生侧立于窗前,随着主人的一举一动、一嘘一叹而感同身受.尔后,再探求其艺术的真实,——她是将无数个难以将息的日日夜夜,浓缩成这一个“秋窗风雨夕”,集中地浓烈地袒露心扉,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叹.尔后,词境之中的若干意象的沉重感、浓郁感,才能更深刻更真切更牢靠地“活”在学生的鉴赏体验中.
再如,李清照的另一首《醉花阴》,所描述的情境比较散淡.词曰: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该不算典型的“意象”吧,而此语恰恰是解读全词的关键字眼之一.诸多意象,围绕着“重阳”而鲜活.另,从白天写到半夜,下片又转回到是日黄昏,从室内写到室外、再回转室内,时间空间自然转换,混合着道出销魂与思念的缠绵情怀.若离开情境去分解意象,恐怕就很被动了.而先提取意象,后组合“意境”,这算不上一种合理的鉴赏顺序,可能会影响对意境的整体关照.
我的第二个想法是:欣赏语言细节,这应该列为教学重点.叶老曾告诫人们,在精读作品的时候,“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像《声声慢》这类词章,文字特别讲究,语言细节的品味又直接联系着对意境的感悟与把握,岂可等闲视之?下面选几处,略加说明.
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点点滴滴”. 张端义《贵耳集》评:“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评:“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今人评说:“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押入声韵: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入声字的读法,古人概括为“短促急收”,声音不是往外放,而是往回收,遂可产生急迫感、压抑感.古诗词里,每每集中使用入声韵,可以和表达凄凉、惨烈的内容相适应,比如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石壕吏》结尾诸句,都是这样的,读来似能感到幽咽之声悄然弥散.本篇也是如此.普通话里没有入声的读音了,朗读时最好能尽量多作体会,这与欣赏全词的意境是有关联的.(教师可向江南方言区来的同事请教一下入声字的基本特点,并在示范朗读时悉心体验,看看如何在普通话读音中,适当考虑古代入声韵的特色.我注意到,有的朗诵名家已经作出探索了,如濮存昕演绎岳飞的《满江红》,在普通话中添加了少许特殊处理,可找录音观摩.台湾高中国文课,对诗词里的入声字是相当重视的,我们没有理由比人家差得太多.)
酒何以“淡”?愁多,愁重,愁浓,烈酒也变得淡薄,酒入愁肠而更添凄凉寒意,遂不敌晚来风急也.
加一倍的写法.雁过而正在伤心,却又是旧时相识,其“伤心”的程度加了一倍.再仔细分辨体会:何以言程度累加?包括那个“却”字,都值得细细揣摩.(附注,学生初中学过陆游的《卜算子》,上片几乎每句皆是加一倍的写法:“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可参照.)另,“梧桐更兼细雨”亦可作此解.风吹梧桐,本已有飒飒悲声,更兼细雨潇潇击叶,这就加了一倍,使得听觉里感受到的悲凉更添一层愁苦.之后,再言时间持续之长,一直在震荡着词人的心弦:“到黄昏,点点滴滴”.雨水又从枝叶间滴落下来,真是声声复声声,声声都是愁、苦、哀、怨,自然的声响和心情的凄凉就这样交融在一起,弥散于词境里.——不将语言细节咀嚼得这么细,其“意境”的体会就必然粗疏笼统,甚至偏向于技术化.
“如今有谁堪摘”句,究竟“谁”指何人、他(她)“摘”什么?对这一句,存在不同的理解.正可引发揣摩,看看其表层的意思是是没,探究其深层的涵义是什么.其他,也可能学生在赏析中还会发现新的问题,如“黑”字便值得玩味,此不多说.

(四)
结 语:
1.长调的鉴赏教学,宜于先整体感受情境,在整体的关照之下,再探究局部,如提取分析意象、探求其意象的联结组合而形成意境、意境之外的深层联系等等.学生只有十六七岁,与宋词相隔千百年,若草率地直奔“意象”,强调它们的有机组合,我担心偏向技术化的道路,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2.意境以及意象的探究,要建立在涵泳揣摩语言细节的基础之上,否则很容易误入笼统浮泛的概念化区域.
3.希望能够重新修改教学设计,先立足于读透课文,然后考虑适当迁移、比照等附加的教学诉求,守住必修课的底线,并为选修课埋藏新的生长点.
我来回答
类似推荐
请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点,以保证最佳阅读效果。本页提供作业小助手,一起搜作业以及作业好帮手最新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业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